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,我校基础教育系2020级4班尚志远同学创作的以抗战为主题的小说《沉睡的巨龙》通过网络平台创世中文网审核,同时确立版权、公开发表。

尚志远生活照
“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指南方不肯休。”爱国情怀是青年学生的基本政治品德。正如他的名字一样,“宁静‘志远’、崇‘尚’历史”的尚志远自小热爱写作,且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。由于儿时对军事的热爱,他特别渴望了解中国那段峥嵘岁月,尤其是中国抗日战争那段历史,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,抗战是中华民族的命运之战、荣誉之战,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,他深深地了解,当今盛世,如大家所愿,但来之不易。他的父亲是一位公职人员,闲暇时间酷爱写诗。父亲告诉他:“不能只想,文字是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。”受父亲的影响,他也产生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想法,他打算用文字去表达历史。儿时创作想法的萌芽,使他一直想着把那段历史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。他觉得,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每个人都应该了解,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。让更多的人看到那段历史,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艰难岁月成了他的梦想。写作的路要从积累开始。从初中开始,他进行了大量的积累,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,潜心钻研中国抗日战争历史,先是通过查阅各种影视资料,包括《南京,南京》《四十九日祭》《八佰》等,日寇的暴行给他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。同时,众多抗日志士不屈的脊梁与民族精神也使他钦佩万分,这坚定了他写作的决心。通过查阅各种史实资料,如《中国抗战纪略》《抗战全纪实》《论持久战》《国军作战指导计划》等,他的心中渐渐有了成形的抗战史脉络。

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之一
——武安市贺进镇太行山抗战景区
升入大学后,他对学校所在地——武安的抗日战争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从1937年底开始,武安先后建立了武北、武东和武南三个抗日根据地,武安城和其他村庄由日伪统治。当根据地的人民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,成立农会、武委会保卫根据地,进行反“扫荡”、反“维秩”斗争时,在日寇铁蹄下的武安敌占区人民仍然遭受着日伪的蹂躏,大地被阴霾笼罩,人民仍然生活在黑暗中。一幕幕的惨痛事例,让他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,更让他热血沸腾。他在想,我们有什么理由忘记历史,有什么理由对日寇进行原谅?!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,深深镌刻在他的内心深处。

抗日政权写的反日标语(来自网络)
大学生活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抗战史的研究上,通过长时间积累与学习,他更加坚定了创作的决心,深入了解中国抗战的来龙去脉……
实践出真知,坚持才是硬道理。通过同学的推荐和自己的找寻,他发现了可以进行创作的平台——作家助手,他从大一开始,从第一章开始,慢慢地写出了深藏于内心的抗战历史。通过审核的路亦是艰难,作品字数的限制,作品题目的重复与否,国家政治审核的要求等等,都是他面临的难题。“志行万里者,不中道而辍足。”他没有放弃梦想,从最初的几千字,已连载到现在两万余字。同时,他编写手稿已达十万字以上,不断变更题目,不断研究抗战史,不断完善小说内容……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经过长时间坚持,他创作的题为《沉睡的巨龙》的抗日题材小说,终于在2022年4月30日通过了网络平台创世中文网的审核,并且确立版权,显示连载中。此小说在QQ阅读、起点读书和创世中文网官网三大平台均可查阅浏览,版权由创世中文网管理并维护。他注册的笔名是“醉卧如初”,现已成为阅文集团作家。

网络截图
因为热爱,所以坚持。“吾华夏五千年文明绝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!”他和抗战先烈们一样有着一颗不屈的心。当抗日先烈们身处深渊,无路可退的时候,眼前只剩一条向上的路,为了民族,为了国家,他们便有了奋力一博的勇气;而他因为对历史的热爱,跨越了百年的界限,即使困难重重,也要坚持到底,身处盛世的他在用文字表达对先烈的缅怀,对祖国的热爱。


尚志远荣获“创新奖”并上台发言
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。细读尚志远的作品,内容充满了新时代热血青年深厚的爱国情怀。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当代“00后”新青年不负韶华、不负时代,牢记党的教诲,立志民族复兴,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最美的模样。
英雄奇志在,千古知音存。当历史光芒照进现实,尚志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普通大学生,用文字发出幽微之光,讴歌和颂扬了革命英烈的铮铮忠魂、耿耿红心,用自己的微弱之力弹奏了一曲具有自己独特视角的爱国主义之歌。
文字:党群工作部
图片:尚志远